什么才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首页    研究成果    什么才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央企国企作为一个市场化的企业,在公司治理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是等着上级的指示和要求去做事,还是根据市场客户需求和企业发展实际按照自己的逻辑去做事?

葛洲坝集团的公司治理创新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学员合影留念

作为央企国企的领导人,只是做一个上级领导讲话的传声筒,靠满足于听话不惹事不出事获取升迁机会,还是靠在一线实干、独立思考,成为一名有自己的经营理念、管理逻辑和公司治理思想的真正的企业家?

葛洲坝集团的董事长聂凯(在企业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凯总)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2013年10月陪同清华大学教育培训处处长去拜访葛洲坝集团凯总,在会谈中谈到了葛洲坝集团准备推行的专职董监事制度以及缺乏相关人才的现状,我们也谈到了清华大学有服务国资委董监事的培训经验。

很自然地,为葛洲坝集团培养和选拔专职董监事人才的重任就落到了专门从事能源电力行业企业内训和管理咨询的清华科技园教育培训中心及北京厚德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业内简称“清华厚德”)身上。

学员课堂互动

在国资委的推动下,每个央企国企都设有董事会和监事会,里面有来自上级的和企业内部的董事监事,也有来自社会上的独立董事。形式上应付检查没问题,但实际效果很难说。

说起董监事培训,很多企业也都做过,也说可以组织做,但是根据葛洲坝集团的经验,如果没有体制机制和组织结构的创新设计,仅仅培训是没有什么大用的。但是有了体制机制和组织结构方面的创新,没有相应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又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以每年两期或一期的频率举办为期两个半月的高端培训,从此踏上了与葛洲坝集团共同探索央企公司治理创新实践的征程。

昨天刚刚结束的是第六期,总共培养了200余名中高级管理者,其中近三分之一走上了专职董监事岗位。

所谓体制机制和组织结构的创新设计,是指葛洲坝集团没有因循守旧,没有坐等其成,而是创新性地提出了在总部设立专职董监事部,内设五个专职监事会和一些专职董事岗位,每个专职监事会配置4-5人,并负责3-4个二级单位的监事工作。专职监事和专职董事参与二级企业的董事会议,承担起监督、排查和评价的工作,确保战略落地、文化生根、风险防范、效能提升、协同到位。并出台了一系列集团层面的相关制度。

事实胜于雄辩,2012年,葛洲坝集团营收535亿元,营业利润不过21亿元。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填窟窿就填了几十亿元。伴随着集团新战略的实施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2017年营业收入1068亿元,营业利润达72.87亿元,经营效果大为改善。2012年底,集团内面临的诉讼达1400起,现在只有180起,风险管理水平大为提升。

每期培训班临近结束的时候,都设有一个教学环节,叫做董事长授课。说是授课,实际上是学员谈对公司治理和管理某一方面的思考并提问,董事长点评及回答。我对于凯总的逐渐了解和认识的逐步加深,就是在参加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时实现的。

我认识不少央企国企的领导人,像凯总这样有胆量和能力面向中高层管理人员,随机回答跨度很大的多方面问题,而且能够让大家爱听和接受,实在是少见。我认为,关键是凯总对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入的思考。这种独立思考的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不说大话、假话和空话,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7月11日,为期两个半月的葛洲坝专职董监事第六期培训班进入最后一周,除了安排集团相关部门主任授课之外,还安排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环节——董事长授课。

座谈会

我也应邀前来参加,首先由我简要汇报了前一阶段培训班的成果和进展情况:在清华学习阶段共计39门课程,宜昌阶段6门课程。由于已经到了第六期,所以,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以及集团公司的战略调整,更加注重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花了更大的力气整合更多优秀资源参与教学。

邀请了清华大学钱易院士、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楚序平、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副院长张祖英研究员、国企改革研究专家李锦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参加教学活动,还安排了参观启迪控股以及与启迪控股董事长王济武的座谈。

参观启迪数字展厅

培训班班长秦明代表全体33名学员发言:此次培训班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紧扣企业战略实际,二是紧密联系企业治理实践和管理实际,三是培训形式丰富多彩,四是将使团队水平提高,大将云集。

凯总在点评班长发言时,介绍了近期国资委领导郝鹏、肖亚庆以及国务委员王勇今年5月份以来先后密集来葛洲坝集团调研,对于葛洲坝集团的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并坦承,尽管我们听到的是赞誉、看到的是辉煌。但实际上,如果有了更好的体制机制,经营成效还会再翻一番。

葛洲坝集团公司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仅仅靠组织董监事培训是不够的,还和体制机制以及组织结构的调整有关。三级企业的治理问题很复杂,不能完全照搬二级企业的治理办法,应该是“一点一策”。很担心二级企业派出去的董监事水平不够。三级企业应尽量简单。

有些三级企业是车间和工厂类型,不会有太多的决策选择和监督的事情。不一定要建立那么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有些是我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可以视为全资的,可以不派董监事;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完全控制的企业,公司治理尽量简单化、程序化、表格化。

要纠正两个不正确的认识:一是一说混合所有制,不一定就要联系到职业经理人;二是混了以后,不一定小股东就当总经理,不一定非要小股东的人负责经营管理。股东的利益在董事会中讨论,经营层是对董事会、对所有股东负责的,不是对某一个股东负责的。

所以,今后集团子公司的高管层都应该学习公司治理知识,只不过内容要更有针对性,学习时间也可以适当缩短。

已经在第四监事会主席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南平学员汇报的题目是“关于集团董监事制度创新的思考”。他思考的问题是葛洲坝集团的实践“为什么是创新?”总结为“有理论、有实践、有制度、有成果、有价值”。

凯总在点评时指出:我们当初在实行专职董监事制度的时候,其实是压力很大的,因为没有上级的指示和要求。好在是我们运气不错,执行了两、三年之后,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任何改革措施,都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开班典礼

现在国企央企出问题的不少,根本问题是要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央企国企搞不好,就要受到舆论的非议。但是现在一讲改革就是混改,这也不对,因为混改解决不了国企的问题。比如最近一些民营企业问题的爆发,说明了传统的家族式企业离开了有效的公司治理也不可靠,内部人腐败起来一发不可收拾。

凯总再次强调,股东层面的事情在董事会股东会上谈,经营层谈经营层面的事情。经营层不代表任何股东方的利益,就是在董事会领导下工作。管理层持股和激励机制还在讨论之中,现在鼓励创新,但是一创新就会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就有违规的风险。

所以说现在还没有完全建立好保护大家创新积极性的机制。另外,现在经理人市场不健全,也没有第三方经理人评价。改革到了深水区,有些问题就不是我们一个企业能解决的了。

二公司企管部部长梁勇军学员汇报的题目是“如何进一步提高集团子企业治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加强观念更新、加强制度执行、加强有效沟通、加强考核评价”的建议。

凯总点评时明确指出:现在关于公司治理低效的意见主要来自一家二级子公司。高效和低效如何评价?要辨证地看待。当决策有可能违规和有风险时,就要慢、就要谨慎,就需要“低效”。

现在还有人反映,说一线的项目经理没有积极性,是因为没有采购权。我反对这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看,要采购权就是要腐败权。企业对于积极要权的干部尤其要关注。在有些问题上,坚持原则是必要的。要研究创新、形成案例。

关于专职董监事的考核,机关工委直接考核,董监事部也有考核。我认为考核不要过度,有个基本评价就行。我建议抓重点项目,抽查质量问题,对质量问题应该管。现在专职董监事在子公司董事会中的数量是三位,子公司有四位,结构是43。随着专职董监事能力水平的提升以及作用的充分发挥,今后人员结构可以改为52,后面这个2的权重要加大。我们实行的这个制度是有生命力的,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

参观启迪桑德

再强调一次,关于“低效”的问题,不仅仅是沟通的问题,还有观念的问题,有些人观念不转变、教条、人云亦云。这说明现在到了好好总结、提炼文化、广为宣传的时候了。

限于篇幅和读者的阅读耐心,更多精彩内容,下期再见。


2018年7月20日 09:15
浏览量:0
收藏